病六七日,手足三部脉皆至,大烦而口噤不能言,其人躁扰者,必欲解也。凡称欲解者,俱指表而言,如太阳头痛自止,恶寒自罢,阳明则身不热不恶热也。
若谵语而一见虚脉虚证,则是死证,而非胃家实矣。阳气不达于四肢,故厥。
黄禀南方火色,率芍药之酸,入心而敛神明,引芩、连之苦,入心而清壮火。此以表气虚实分刚柔,原其本而名之也。
阴阳脉紧,舌上苔滑,卧足冷,又是内寒。阳盛则烦,阴极则躁。
彼以恶寒,故名中风;此反恶热,故名阳明病。然不发热而手足温,是太阴伤寒,非太阳中风矣。
阳明无表证,不当发汗,况以火劫乎?夫腰以下为地,地为阴,是火邪未陷入于阴位也,二肠膀胱之液俱未伤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