若脾气下陷者,用补中益气汤以升其阳。余先用补中益气汤一剂,诸症顿退,又用五味异功散而痊一小儿泄泻,两寸脉或短或伏。
又云∶初生小儿,时时宜敷桑汁,不然,多有舌硬撮口之症。后饮食停滞,吐痰眩晕,头面不时汗出,两寸脉不及本位,用补中益气汤加半夏、蔓荆子而痊。
一小儿发搐目札,属肝胆经风热,先用柴胡清肝散以清肝,后用六味地黄丸以补肾而愈。否则阴阳偏胜,血气沸腾,乳汁败坏,必生诸症。
若元气虚者,夏月用六君子汤加山药、山茱萸,冬月用加减八味丸、十全大补汤。一小儿夜间切牙,或盗汗,或便血。
后食炙,鼻血复出,疮疥复发,先用清胃散二剂,又用四味肥儿丸,月余而痊。心脾虚弱而潮热流涎者,用异功散,若虚寒更加木香。
一小儿停食腹痛,发热呕吐,服峻厉之剂,更吐泻汗多,手足并冷,发痉不止,其脉浮洪,按之如丝。若面色白,黑睛少,属肾气不足,至夜阴虚而啼也,宜用六味丸。